•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动态 > 技术

数字化工具赋能教学创新,“静动智”模式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04-14 09:04作者:姚怀东 审核:邵志标 保护视力色:       

数字化工具赋能教学创新,“静动智”模式启新篇

为切实提升信息科技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2025412日上午8:00,淮北市2025年度信息科技继续教育集中学习活动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拉开帷幕。本次培训为期两天,精心安排了四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主讲。当天下午14001730,来自淮北市实验高中的姚怀东老师以“数字化工具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吸引了全市众多信息科技教师的积极参与,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路。

姚老师的培训独具匠心,创新采用“静、动、智”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旨在通过理论思考、技术实践与智能创新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打造高效、智能的信息科技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一、“静”——思维导图优化知识体系

在理论学习环节,姚老师着重强调了思维导图工具的重要性。他向参训教师详细介绍并推荐了XMindMindManager等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这些工具犹如一把把知识的梳子,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梳理繁杂的教学内容,强化逻辑记忆,进而优化课程设计。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将复杂的内容条理化,不仅有助于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直观的学习框架,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动”——录屏软件赋能实操教学

实践操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是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需求,姚老师在实践环节推荐了CamtasiaEV录屏等实用的录屏工具。这些工具能够方便教师录制操作过程,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视频,便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或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编程、软件操作类课程,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观看操作视频,反复练习,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可视化与互动性。

三、“智”——Python + AI探索智能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创新层面,姚老师重点介绍了Python编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紧密结合,并鼓励教师积极利用Pycharm、讯飞星火、DeepSeek等先进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自动化处理及智能应用开发。为了让参训教师更直观地感受Python + AI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姚老师详细剖析了他个人设计的一些教育教学案例。

姚老师指出:在教学中,阅读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非常关键。经过此次学习,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为今后的智慧课堂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支持。他们对未来的信息科技教学充满信心,期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01-《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部分内容(2022版).png

图10-1:信息科技思维导图

02-在线学习与生活(信息科技).png

图10-2:信息科技思维导图

03-信息交流与分享(信息科技).png

图10-3:信息科技思维导图

04-身边的算法-信息科技 -.png

图10-4:信息科技思维导图

05-互联网应用与创新-信息科技.png

图10-5:信息科技思维导图

06-软件截图.png

图10-6:录屏软件使用

07-01成绩分析01.png

图10-7:学生成绩处理-数据处理

07-02成绩分析.png

图10-8:学生成绩处理-可视化

08-高德导航积分计算器.png

图10-9:高德导航签到积分计算器

09-加油数据汇总.png

图10-10:加油数据汇总处理系统

一审:陈辉  二审:邵志标  三审:汤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