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回响遇见未来的蓝图,当课本的知识跃入现实的场景,一场融合文化、科技与梦想的探索之旅即将开启!这个寒假,高一年级众多学生共同走进淮北市博物馆与淮北市规划展示馆,在博物馆里“温故”:用脚步丈量文明,在规划馆里“知新”:用双眼预见未来。走出家门,实地触摸,用心聆听,躬身实践,让文化场馆成为寒假学习实践的真实课堂。
淮北市博物馆,又名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始建于1976年,由著名考古学家、文学家、诗人郭沫若题写“淮北市博物馆”馆名,著名古建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亲自题写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名,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的新城区中心,占地40余亩,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数万余件。同学们在博物馆对话千年国宝,解锁文明的密码,近距离观察文物古迹,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
淮北市规划展示馆是集中展示淮北市规划建设成果,综合反映淮北历史风貌,展望城市未来前景的重要场所。位于市广电中心东、人民路北侧,北依东湖景区,南临中湖景区,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2017年淮北市政府“十大城建工程”之一。馆内第一展区为“濉涣印记”,运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多媒体投影、3D电视等众多新技术,生动地展现淮北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二展区为“蝶变淮北”,通过多媒体投影、沙盘、LED屏幕等技术手段,全面展示淮北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商业、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等各项规划成果。此外场馆内还精心打造了科技感十足的4D影院,通过观看集四维特效设备、声光电技术、环境特效等于一体的宣传片,学生们在参观时能够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中,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新奇乐趣。同学们认识到规划馆里不仅陈列着城市的蓝图,更埋藏着城市转型的密码——让黑煤成绿金。
此次这会实践,让学生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多了一份了解,对自己生长的城市多了一份热爱,让自己对社会的发展多了一份担当。同学们表示:“博物馆让我们看到了过去淮北的商贾如流,运河盛况;规划馆让我们了解到现今淮北的迎难而上、积极转型。我们作为淮北的青年一代,也应该关注家乡历史和城市发展,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一审:陈亮 二审:邵志标 三审:汤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