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学须得法
本学期开学不久,高二、高一年级先后开展的学法指导系列讲座或报告会,对于正在求知路上的学子们,不啻为一场及时雨。
高二年级进入“3+1+2”模式之后,所学课程不全是传统的大文大理了。如何处理好文理搭配的科目,不少学生应该还是茫然无措。此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学科学法指导,非常必要。即使是传统的大文大理,如何让强势科目不弱、让弱势科目变强,也需要综合考究、科学安排。
必修科目,重在夯实基础,稳步前行。对于新高考的“3”(语、数、外)科的学习,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舍弃,而且三科分值仍为450分,对于今后的高考成绩而言可谓举足轻重。扎扎实实地把基础知识抓牢一一基本原理弄懂、基本公式弄熟、必背课文会写、必背单词会用,这样就会为进入高三复习备考打下了很好的铺垫。高二学生不急着去大规模地做题,而要埋头进行必要的知识理论知识储备。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语、数、外三科的学法指导,不光要方法上引领,更要在思想上灌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选学科目,重在强化兴趣,深钻细究。新高考给考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当然从兴趣出发,结合高考实际,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才是硬道理。因此,高二年级安排各选修学科老师进行学法指导讲座,更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让高二学生对自己所选科目硬干 加巧干,集中精力学好所选科目,会为高三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的。
高一年级学生从初中跨入高中,虽然时间相隔不长,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技巧等方面都与之前要有很大改变,否则,依然抱着初中三年的学习思路,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的。
由此,高一年级组也陆续安排了学科学法指导,侧重于初高中衔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主要强调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变化,要更加踏实地从头学起,更加专心地从每一堂课学起。随着高中学习内容难度的不断加深,如果起始阶段功课落下了,后面就会直接面临听不懂、做不会的尴尬境地。所以,态度决定一切,各学科都是如此。
其次,学习方法上,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强调预习的重要性,这也是新课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只有积极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勾画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等课堂上或者课下重点解决,才能够让听课有的放矢,也才能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才能让合作、探究有据可依。
当然,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对不懂的问题课下要找老师或同学及时询问以弄懂之,切不可不懂装懂、一知不解而无动于衷。否则,时间稍微向后推移一段时间,高一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中考的入学成绩相比就会不同程度的退步。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是学习有法,学须得法。在适当的时间,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进行学科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也一定会收到应有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