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庄子的智慧
2022年10月18日上午,教育局对实验高级中学进行视导,其中一项活动是随堂听课。高二年级语文老师王斌奉献了一节《五石之瓠》。
课堂上,先是由学生进行例行的文句推荐演讲。一女生演讲的内容是《保护花的最好方式是让花盛开》,就女性的社会地位及男女平等问题进行议论。之后,另一女生对演讲的同学进行了点评。每节课都能让不同的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持之以恒,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显然是大有益处的。
接着,王老师请学生自由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庄子,有5位同学分享了与庄子有关的内容,包括鼓盆而歌、逍遥游、无为而治、庄周梦蝶、鱼我之乐等。王老师之后又补充了几个故事,包括蜗角之争、涸辙之鲋等。由此,可以推想出,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超然物外的人。
阅读古文,当然离不开知人论世。让学生们自己说出,再加上老师适当补充,这显然比老师一个人讲,或者只是纯粹有课件展示,效果要好上很多。
在接下来文本阅读环节,王老师让学生诵读、断句、相互翻译、质疑问难,利用课下注释,充分熟悉文本内容,为学习本文的核心任务一一探究内涵做好准备。
此后,王老师由浅入深地列出了如下问题:
面对“五石之瓠”惠子与庄子做法分别是什么?
惠子与庄子分别从何角度来认识大瓠的作用的?二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概括本文寓意,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莫言曾说:“文学与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的用处。”你是否赞同这句话。请表达自己的见解分享给同学们。
通过问题导向,把学生的思维渐渐向深处推引,如此课堂才可能有广度与深度。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与表达,激起其他学生的理解与看法,甚至当堂质疑,这样才可能让课堂生成变为可能。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地包办讲析,学生可能是听到了、听懂了,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那份获得感、愉悦感消失了,而这正是新课标所忌讳的。
最后,王斌老师进行了总结式的演讲,他认为,学习本篇短文,要感悟到庄子的大智慧。庄子的眼是冷的,但心是热的。很多人不理解庄子的言行,就是因为没有庄子那种广阔的视野、那种博大的胸怀、那种顺乎自然的超前意识,做事情只局限于自我狭隘的小圈子,那永远是读不懂庄子的思想的。当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正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大胸怀、大格局、大智慧,也可以说是庄子道家思想的发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