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任务明思路
一一记刘杰老师的组内交流课
新学期开始,高中教学全面进入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刚刚结束老教材、老高考的新高一老师们,如何处理新教材呢?2022年10月8日下午,高一语文备课组刘杰老师上了一节组内交流课,其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值得借鉴。
课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
刘老师设置的情境为:如果你们作为对苏轼思盼已久的好友,忽然收到苏轼从远方寄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只有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么,你将如何给苏轼写封回信呢?
要写回信,当然先得读懂这首词的内容。于是,刘老师设置了三个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完成任务的情况。
任务一:“看”江山如画。要求从词中列出所写景物,概括其特征,并揣摩出词人的胸襟、气度。
任务二:“忆”风流人物。要求找出词中描绘周公瑾的文字,品味人物形象。
任务三:“叹”人生如梦。结合补充的材料,分析词中藏着几个人的人生?如何评价“人生如梦”?
任务明确之后,分组讨论就有了抓手,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有的放矢。小组回答问题也能明确思路,突出重点。课堂上学生能够动起来而不盲动,能够相互讨论而不乱讲。把课堂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这就是新课标、新教学重点提倡的。
当然,作为新高一的学生,对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还需要不断充实与打磨,但思路对了,办法总会有的。只要每一位任课老师勤于钻研、用心备课,就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契合“三新”之要求,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