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张小磊:轻叩教育大门,浸润满园芬芳

发布时间:2022-06-14 06:06作者:戴凤帅 审核:邵志标 保护视力色: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一直是张小磊的座右铭。

 张小磊,淮北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语文教师。2021年,张小磊取得淮北市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安徽省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标志着张小磊的教学风格日趋成熟,其激情澎湃、沉稳大气、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所带班级语文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影响出来的,要用一颗工匠之心去影响学生,工匠之心意味着执着、专注和情怀。”张小磊一直有这个信念。

 提起教师梦,张小磊总会想起在学生时代学唱的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为了你》。在被歌曲中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文字感动中,张小磊从小就确立了教书育人的梦想,并如愿实现了梦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张小磊太挚爱教师职业了,在她心中,这是一份神圣的事业,值得她一生追求。早晨,经常见她手捧语文书,大声、深情地朗诵,学生们也跟着大声朗诵,师生共鸣。她的课堂时而书声朗朗,时而掌声阵阵,时而合作讨论,时而安静沉思,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站在讲台上的张小磊总是气场十足,激情四射。

 从2004年初登讲台至今,张小磊不改“一辈子学做好老师”的初心。她总是广泛地阅读蔡元培、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名家的著作和教科研理论,向名师学习,向专家求教。参加各种培训,在实践中揣摩名师的教学视频,多次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任务,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人才观。她深知,要实现自己的教师梦,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教师不能只给学生一杯水、一桶水,而要教会他们如何汇聚水,成为浩瀚的江河、壮阔的大海。

 “不断创新、敢于突破自己,张小磊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她一直走在前面”,这是语文教研组长董卉颖对她的评价。2021年,在参加市级、省级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中,她多次推翻原来的教学设计,一遍遍的磨课,经常到半夜两三点钟,这种敢于争先、必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和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曾感动着身边的很多人。

 “在研究中学习,与学生们一起成长”,张小磊对自己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她十几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课堂教学,不断探索简明、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课堂践行课改,凭借课堂的精彩走向教学的丰富。张小磊还善于反思,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她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半张纸》获得2017年、2018年“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

 “汲取名家的课堂教学经验,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张小磊还善于汲取其他学科教学中营养,比如:她对正高级教师刘芳的生物课、特级教师徐英柏的政治课、历史教研组长梁松的课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她就悄悄地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张小磊说:“文史不分家,文理亦有同。在教学上,应该注重学科间的交融和互相启发。比如生物学科的刘芳老师、历史学科的梁松老师等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都曾给我很多启发。”

 张小磊时刻牢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仅满足于掌握较为娴熟的教学技能,而必须向形成一定的教学艺术乃至独特风格这一新的高度迈进……”经过18年历练的张小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她的语文课堂生动活泼、丰富有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多维度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人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生活感知力。高中语文很“难”,它是一门集基础性、实用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学科,兼顾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养非常重要;高中语文也很“繁”,基础知识点不仅多,而且比较分散,想要学好高中语文“非下苦功不可”。为帮助学生学习,张小磊老师提出“读、记、思、练”学习法,指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在把握细节、深入思考和反复训练中理解、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她善于采用 “激趣引导法”,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如:为了让学生感受豪放派和婉约派词作的不同风格,张老师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煜等人的代表性词作中发现了“水”的妙用,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不同词作中“水”这一意象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化繁为简,以小见大,让学生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为了让学生体悟“生命的诗意”,张老师设计了《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比较阅读课。将散文诗、中国画、小辩论有机地融入到古代诗歌教学当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化难为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三年级的复习教学中,张小磊老师采取“问题驱动,思维构建”的复习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让学生记忆并归纳知识体系。她强调“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打造高效课堂,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融入课堂,通过思想动员、感情沟通和榜样树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坚定了信心,鼓足勇气,奋力拼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张小磊老师说:“我的教育理想是使学生成为胸怀大志、人格独立、乐观自信、敢于担当的人。”她虽然“以严导其行”,但同时又始终秉承着“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一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鼓励他们个性化发展。她组织的班级团队活动课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大型活动,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施展才华;校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她班的学生带头参加;学生自愿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处处可见她的班级学生踪影。在她的心中,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在真实的人生体验中获得成长。

 张小磊老师的语文课代表说:“张老师就是那么简单,她专心于教学,专注于学生。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利,她可以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在她这儿,学生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深爱着我们的张老师。”

 送走了2022届高三,张小磊的目光又瞄准的新一届学生,她想利用假期深度研究新课改新教材,给自己充电,给未来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她将轻叩教育大门,浸润满园芬芳。

QQ图片20220610102539.jpg

QQ图片202206101025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