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语文备课组共有17人(张宏和、张成荣、张大干、张小磊、李淑影、李必超、李辉、武彩丽、路雪梅、孙曦宇、陶培、杨念文、徐攀登、郭晓东、董辉、戴凤帅),承担着36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人人皆满工作量,更有甚者超负荷。3年来,17位高三语文人精诚团结,开拓创新,连续3年被评为校优秀备课组,形成“厚实学养,注重引导,涵泳精思,以写促读”的基本特色。
这是一个实力超群、富有生机、勇于进取的团队。 17名队员呈现三大特点:一是17人均有3届以上的高三教学经历;二是骨干教师多:有省教坛新星2人、市教坛新星2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4人;三是教师赛课成果丰硕。有全国优质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安徽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淮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
敢于争先、必争一流
凡事必须做到最佳,已经成为高三语文团队的一个铁律;不管干什么,都要拥有一种逢难必上、逢冠必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语文学科比赛中,因为大家有共识:学科优质课比赛,展示一名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素养、教学基本功及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体现一个学科团队的整体实力。
孙曦宇老师参加全国优质课(录像课)比赛,本组成员张成荣、张宏和、张小磊、董辉、戴凤帅等人与校语文组其他同仁一道,为孙老师赛课反复斟酌,提供诸多合理化建议,并在多次试课、录像课中反复修正,全力帮助,消除孙老师的后顾之忧,让孙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最终,孙曦宇老师荣获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张小磊老师参加淮北市优质课比赛,由张成荣、张宏和、孙曦宇、董辉、李辉、戴凤帅组成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全力辅助,不光进行多次磨课,有时为了精细化的环节,战斗到深夜两三点钟。最终,张小磊老师获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淮北市参加安徽省优质课比赛。团队成员不辞辛劳,随叫随到,不辍修改、精心打磨。最后,张小磊老师获得安徽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戴凤帅老师参加淮北市优质课比赛,由张成荣、张小磊、董辉、刘杰组成的专家团队,出谋划策,倾力相助。面对不太熟悉的新课标新教材,大家同钻研共探究,精心设计,仔细推敲。在说课环节比赛中,戴老师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后获得淮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精诚团结、合作共赢
《周易》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今人有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高三语文备课组发扬团结协作的战斗精神,在集体备课、常规教学、教学比赛、复习备考等方面,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寻找集体智慧。
每学期之初,备课组都制定详细的每周研讨计划:集体研讨,每次有主题发言人进行专题发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诸多措施。课堂教学研讨,事前拟定教学内容,由主备人自行备课、上课。高三阶段,把计划定到每一天,并且张贴到教室里面。
从高一开始,每隔一周安排一节课堂教学研讨课,备课组所有成员轮流进行,上一节自己准备的特色课,供大家现场观摩、借鉴、品评,互通有无,教学相长。
高二阶段,开发校本课程,本组有12名成员积极行动,先后自主开发了《硬笔书法讲座》《生涯规划——大学之路知多少》《心灵的颤音——诗文朗诵指导》《教你如何猜谜语》《电影欣赏》《趣读四大名著》《中国语言文化漫谈》《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用辩证思维写好议论文》《中国古代神话的那些事儿》《诗与远方——旅行中的文化采撷》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高三阶段,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专题复习研讨课,既强化自己独立备课的能力,也供他人参照学习、取长补短。要求每人备一节课,做一个课件,命一份课堂测试题,并把相关材料发到备课群中,供大家随时取用。一人出力,全组共享,最后收集整理、形成系列复习素材。如此,既能拓展每个人的视野,也让专题复习过程中省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因为大家相信,集体的智慧总会比个人更丰富、更多彩。
仅高三下学期,复习研讨课就有14次,内容涉及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小说、诗歌、散文阅读与鉴赏;文言文断句技巧及文言文翻译训练;近义词辨析;图文转换等,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基本涵盖了二轮、三轮复习的重点与难点。
在每一次组内研讨课后,或课下及时探讨,或在备课群中发声,大家直言不讳,表达看法,就事论事,提出见解,以期让整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给学生一勺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无所不知的杂家,学有专长的行家”,是高三语文老师的追求。他们以“诲人不倦”自许,他们更以“学而不厌”自勉。
高三语文组认为,当今语文课的根本弊病不是教师“讲”得太少,也不是课堂讨论不够,而是学生“诵读”不足;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要把一篇文章分析得怎样透彻,而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去写文章,激发同学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
要学好语文,需要博览全书,更需要“读透”一两本书。认真认真地读透一本书,远胜于囫囵吞枣地读十本书。书只有“读透”了,涵泳了,精思了,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对中小学生而言,精读比泛读更重要。
重视作文教学,以写促读,是高三语文组的一大传统。张成荣、孙曦宇、张小磊、李辉、董辉、刘杰、戴凤帅、张宏和等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作文比赛,成果丰硕,多人次获得叶圣陶杯、语文报杯、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世界华人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必然带来的是丰硕的成果。2022届双一流班、奥赛班语文成绩一路领先,平行班语文水平紧追不舍,大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相信2022届高考语文学科一定会收获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