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美术老师王亚。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山青水碧,天高云淡,莫负春光,不虚度。 目前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56天,首先让我们用最美好的祝福送给2022届高三的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
很荣幸接到学校政教处丁晓辉老师交给我的一个主题,是关于美育的主题,可能他觉着我是教美术学科,以美字当头的学科老师吧。确实这个问题很难讲,不是只靠我一个人短短几分钟可以讲明白的,给了我一个难题。不过还是要感谢他,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美的感受。我们说你穿的美,吃美了,喝美了,玩儿美了,美不是一个形式,美,首先它是一个自我真切的感受,需要我们近距离去做游戏玩出来的,就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和体验的。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在丰富的物质时代里,审美力将会成为最大的竞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养一种能力,而美育培养的是:感知力和表现力。
当下是打开手机进入眼帘的就是图画,应该说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我先问问大家,你们都爱美吗?能表现美吗?能感知美吗?那么何为美呢?美的感知力是怎样发现和表达的呢?
我自己的感受是,比如一种味道的熏陶是种在我心底的一粒种子。应该是孩童时代的记忆:我有一个在博物馆工作五十年的舅老爷是我的启蒙老师,不能忘记我小的时候总趴在他书房里闻到的味道,是那个墨块磨出的的味道。也正因为这味道使我一直沉迷其中,他对我影响至深,常以“书为心画”、“字为其人”教导于我。他的艺德和对艺术的那份执着感染着我。让我更尊重传统,更关心当下的生存空间,对时代、生命状态的思考。应该说这种墨香的味道打动了我的心灵。我一直也在寻找那个墨块的名字,终于让我发现了,那是黄山松树制造出来的松烟墨,当我每一次闻到那种墨香的味道就特别的美!
今天我想利用两个小活动来测验一下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们的感知力。第一个例子请臧希老师播放一下录音(早晨校园中的录音),如果你用线条把刚刚我们听到的不同鸟鸣的声音描绘出来,你会用什么线条呢?你会用什么颜色呢?刚刚给大家呈现的这段鸟语啊,就是我在校园里的录音。也就是说,美在当下,用心感知我们身边真实的世界。再比如两个关键词,例如平和、舒展,你想用什么线条来表达呢?刚毅、向上,又用什么线条呢?动势、飞跃又用什么线条呢?再比如颜色和你的感知力,例如甜的,你想到了什么颜色?辣的呢?苦的呢?感知力很敏感,大家都很棒!
第二个例子,我这儿有两块儿糖,一个是巧克力,一个是薄荷糖。我这儿还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低音,一个是高音。请大家告诉我哪一个更像巧克力?哪一个更像薄荷糖?噢,低音是巧克力,高音是薄荷糖。还是两个声音,一个重音,一个轻音,你觉着哪个重?哪个轻呢?那么我又问到了这样的一种感受,闷热和凉爽,哪一个是高音呢?噢!闷热是低音,凉爽是高音。那么亮色和暗色呢?太好了,大家以后都可以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了。所以说一种味觉的感受和一种听觉的感受以及你触觉和视觉的感受联想融合在一起,就是美的感知和美的表达。大家是不是感觉非常奇妙呢?原来啊,艺术也很简单嘛!
通过以上的两个小例子,美的发现就在当下,美就在咱们的身边,它可以是视觉的,可以是听觉的,也可以是触觉的,甚至可以是味觉和嗅觉的。大家都有对美的感知力,通过今天的演讲,希望能够唤醒咱们内心真实感知力的那颗种子。
给大家推荐三位中国的美育老师,一百年前的北大课堂,蔡元培身穿长衫,手执书本扶着眼镜,向座下学生们一连发出了几个问题:“房子可以遮风避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大费人工刻画彩绘呢?”“茶碗器皿能用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浪费钱财烧各种图案呢?”“语言可以表达意思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有谱上曲调的诗歌呢?”学生鸦雀无声,蔡元培说道:“美的作用,是超越利用的范围。”感受美,要心怀无功用的念头,才能从中陶养出有博大的内心,走向完整的人格。
李叔同是蔡元培的学生,早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看到中日文艺差距之后,深感“唯有美才能救世”,他想通过艺术来净化培育新一代的年轻人。首先进行的是以音乐育人,他给诗词谱上了曲调,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学堂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古典优雅,飘逸空灵,饱满意境的音乐,是那个年代的美育。学堂歌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美。美如一朵花,小的时候种下了,春雨润物,潜移默化,长大后终究会绽开。就如李叔同讲的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美,也如此。
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丰子恺的美育理念里,是童心、天真为至上。教育,就是让他自然生长。所以丰子恺绝不要求孩子的行为举止如同大人模样。曾有一次,他的女儿阿宝拿自己的鞋子给凳子腿套上,只穿袜子在地上,然后得意地说“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可是大人们却以“弄脏了袜子!”为由,破坏了这个创作,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父母既煞风景又野蛮。但丰子恺把这一幕画了下来,画成了漫画。他说:“儿童有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能看见世界的真相与另一面。”美育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理论,美是靠感染的,知行合一的体验。
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身边最大的博物馆---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去寻找艺术之美;当然还有衣食住行和学习的生活之美;再爬上咱们身边最高的山---淮北相山去体验欣赏感受那自然之美;说了这些,就是我们对美的态度应该更多的使自己与生活,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更多的交流,一起重新唤起对美的意识,通过各种机会获得对美的发现。越是没有功利的审美,你的审美力就越大!
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就在此刻起我们去感知艺术与生活,看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自己!愿大家眼中有星辰,身边有海洋,心里有阳光。
谢谢!
附:王亚老师简介
199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先后研学于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加工作近3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致力于美术教育,创作的十余件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教育部国培计划辅导员,曾获得教育部美术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安徽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淮北市美术学科带头人、淮北市美术学科名师、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艺术心理教研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