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要求,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是实验高中近几年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
实验高中在实施“导师制”陪伴教育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初见成效,形成特色。
陪伴教育从领导开始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全员全程发动,营造氛围,实施过程中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建立并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和监督考核机制。各级领导率先垂范,走入学生心灵,给予问题学生、学困生或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上帮助,特别是年级组层面的管理干部,他们带领党员及班主任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定期走访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对一”的辅导,是对实验高中陪伴教育的有力推动。各级干部带领全体党员和班主任在陪伴育人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示范引领实验高中“导师制”工作全面开展,这是陪伴教育在实验高中生根开花的前提。
班主任是陪伴教育的主力军
实验高中活跃着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班主任队伍,他们是陪伴教育的班级组织者、实施者,是学生与课任教师之间的桥梁,是家长陪伴教育的引领人。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辅导组,班级内部成立6学科辅导小组,小组之间PK竞争,学校对班级及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班主任从高一军训开始,参与并分享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与学生们心灵交流,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并记录成长过程,毕业时以毕业册或视频形式送给学生。陪伴教育过程中,一批优秀班主任成长为省市骨干教师、省市优秀教师、省市名班主任。目前,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省优秀班主任陶洪为核心的一批省市优秀班主任成为实验高中发展的栋梁。
课任教师参与陪伴教育
自2000年开始,实验高中就实行“导师制”,班级为学生指定生活、学习上的导师,以导师为核心形成一个个学习小组,这是陪伴教育的雏形。自2016年初,陪伴教育在实验高中大面积推行,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辅导组,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实施个性化教育(课间、晚自习随处可见辅导教师为偏科学生补缺补差及个别谈心的身影)。班级每月一次辅导老师会,互通情况。年级组抓落实和督查,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协助班主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政教处定期组织班主任交流,对全校班级开展“导师制”情况考核。每学期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学生评教),对评选出的优秀班级和教师予以表彰。
家长陪伴不可缺少
实验高中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班主任或辅导教师每月至少与辅导学生家长联系1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每月一次的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后,各班级分层次的家长会及时跟进(近两年,因疫情防控需要,线上家长会成为家校联系主要方式)。班级分组召开学生、家长、辅导教师三方共同参加的恳谈会,学生反思、家长谈陪伴教育中不足、老师点评,成效显著。家长QQ群、微信群交流教育方法,学校、年级组、班级家长不同层面的家长委员会发挥着家校联系共同育人作用。近两年,部分班级尝试家长与孩子互通书信、教师与学生书信交流,解决了青春期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问题。
陪伴教育从校内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智慧、健康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校内的阳光大课间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还是走向社区、走向社会的志愿服务,还是参加各种演讲、读书活动、经典诵读、体育竞技、艺术展演、校外劳动等活动,还是走进北京、上海、南京、东北等地的研学,都是精心准备,班主任及辅导教师全程陪伴,抓准一个个教育的契机,鼓励、启发、批评、引领,一路陪伴,收获学生的成长。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陪伴学生学习党史、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参观红色基地、传唱红歌、诵读红色家书、讲读红色故事、参与红色主题演讲等成为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必做的工作。
陪伴教育助力新高考
陪伴教育在实验高中全面实施取得积极成效,为新高考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等积累经验。表现在: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校、生活情况,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明显增强。二是学生健康人格得到有效保障。 “导师制”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普遍认同。三是家校联系明显得到增强。家访的频繁让家长能更好地将对孩子的教育时间有效合理地安排,使得他们在和学校教师交流中与学校形成合力,对孩子实施合理的个性化教育。四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得到改进,师生关系有明显改善。全体干部、教师都是育人者,建立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辅导老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生活的引领者,心理的疏导者,让老师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位学生身上闪光点,打造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模式。教育方法的改进,师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教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五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说到“导师制”,实验高中党委书记、校长池永平深情地说:“‘导师制’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双赢’。对于教师而言,专业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同时在育人过程中对于学生个案的分析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资料库,通过个案分析及共同研讨,教师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对于学生而言,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理念,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精神生活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使得每个学生享受到个性的张扬和成功的快乐”。
是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永恒的话题。2022年,肩负着立德树人任务的实验高中教师将在“导师制”陪伴教育的征程中继续探索,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