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上午第五节课,高二年级在校中心广场召开期中考试考风考纪大会。
教学主任朱盛老师作考试动员发言:
同学们、老班们,大家好:
前几天,有一个成绩还不错的同学问我:现在奥赛的内容难度增大了,有一些同学不去上课了,我还有必要坚持吗?我想了想,对他说了一个成语,他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今天,我想把这个成语分享给大家。不过,先要请大家根据典故猜一猜。
说战国时期,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去拜师学艺。有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织布,乐羊子突然回来了。他的妻子觉得奇怪,便问:你这么快就学完了?乐羊子说:没有,我在外面想家了,所以回来看看。他的妻子听了以后,拿起剪刀把一块已经快要织好的布剪成了两段,然后对他说:这布是我辛辛苦苦、一点一点织出来的,现在我把它剪断了,就等于以前的时间和辛苦都白费了。你拜师求学,和我纺线织布是一样的!
大家猜出这个是成语是什么了吗?对!就是半途而废。做事如果每次做到一半就放弃,那么最后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只有坚持到底,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完成,才能一步一步前进,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在求学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不少同学会半途而废呢?
遇到困难、挫折就放弃是很多人半途而废的原因之一。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句话,不少同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感觉往往是觉得自己不行,不适合,然后选择直接放弃。就像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都有同学发誓一定要学好物理、化学或英语等,可是一旦发现知识内容复杂、理解难度大、作业困难的时候,就放弃了。这样就陷入想听课、听不懂、不会做,不想听、不想做、考不好再回到想听课、听不懂.....的恶性循环之中。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有无解药?为师现在就将破解之法传授于你们,这便是不想听、坚持听,不想做坚持做;听不懂,坚持到听懂为止,不会做,坚持到会做为止。
缺乏快乐感、成就感也是很多人半途而废的原因之一。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学习的欲望,喜欢学习新知识,这是因为学习新鲜的知识能给人带来多巴胺,产生快乐感。可是当学习上升到能力层次,就越不容易从知识本身获得快乐。学习内容的深奥、学习过程的枯燥、学习结果的不理想都可能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于是有了放弃的念头。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有无解药?为师再将破解之法传授于你们,这便是要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课堂上互动,将智慧点燃智慧,灵感激发灵感;课下互动,将思维升华思维,信心传递信心。功夫在于切磋,学习在于互动,成就在于创造。
从众心理也是一些人半途而废的原因之一。有的同学会说我很想努力呀!可是左一个队友在玩,又一个队友都在乐,叫我如何安心学习呢?为了避免友谊的小船翻了,还是跟他们一起去HAAPY吧!事实表明,如果身边大部分同学都在努力拼搏,自己自然也会刻苦努力。就像现在高三的同学,绝大多数同学都在为了自己梦想而自觉地奋斗。所以说,优良的班风很重要,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班集体一定会最大程度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和集体的荣耀。为了建设这样的一个集体,请大家们贡献自己的正能量吧。
同学们,高二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是高中学习生活的“半途”。是“废”还是“进”完全取决我们的选择。我想劝大家一句:“学不可以已”。若要“青于蓝”、“寒于冰”,绝不可“今日学,明日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不可以已”,“考亦不可已”。考试检验的是人格、是品质、是学识、是能力。本次月考,你们只管认真考试,其他的交给我们。我们定会严格监考、公正阅卷、细致评讲,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守护你们的梦想。
会议由德育主任潘天池老师主持,高二全体班主任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