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当前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 团委工作

我们的节日:春节——传统节日主题文化普及

发布时间:2021-01-25 21:01作者:孙曦宇 审核:姚怀东 保护视力色:       

一、说起源

春节又称年节,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汉武帝时代。年节习俗随岁月的变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变化、日臻丰满的历史过程。

     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信仰是年节形成的重要因素。那时,人们相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日月天地之神、动植物之神以及祖先的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于是,在自然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等一些重要日子里,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特别是在年终岁末,还要举行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俗称腊祭。腊祭之日,要给祖先和各路神灵陈献祭品,以吹打奏乐、吟诵祝辞等方式感谢神灵保佑取得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然后,全家族的人饮酒欢聚,尽情狂欢。

     “年”在最初并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如“五谷大熟为有年”。我国在夏朝已开始用“年”来表达时间的含义。从夏朝开始,各朝各代使用的历法不同,岁首的日期也因此变化,比如,夏朝岁首为正月,秦朝则以十月为岁首。岁首不固定,年节习俗就很难固定。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这是一部阴阳合历的历法。《太初历》把正月规定为岁首,使一年的开始与二十四节气的开端相对应。这样的规定,非常有利于安排农事活动,所以,尽管后世各代对历法多次进行修改,但始终沿用“正月为岁首”的规定。《太初历》的颁行,使得年节习俗最终定型,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但是,汉代时的春节并不是指正月的年节,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曾是很重要的民俗节日,称为立春节或春节。在立春节,皇帝亲率众臣参加迎接春天来临的仪式。民间也有许多活动,比如“打春”,“咬春”等等,现在民间仍广泛流行的立春吃春饼,就是延续“咬春”的习俗。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由于年节与立春节在同一时段,民间也愈来愈重视年节,“立春节”迎春纳福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融入年节,致使“立春节”渐渐消失,立春也就仅指节气了。

      历史上,春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先秦时期称“元日”、“上日”,汉朝称“正日”,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的名称是“元辰”、“元正”,唐宋时期主要把“元日”称为年节。另外,历史上把“元旦”称作春节的情况也很普遍。辛亥革命以后开始把“元旦”称作公历新年。

      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前,我国使用的历法被俗称为农历。农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191211日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元,从此,公历11日称“元旦”,农历“元旦”则改称“春节”。但是,传统年节观念根深蒂固,民间仍然过农历新年,并以“过年”相称。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9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1223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二、感年味

过年是历史酿造的一坛醇香老酒,是民族文化的一次酣畅品味。一入腊月,那种芳香、那种甘冽、那种清新、那种甜美、那种深刻而久远的记忆,就开始撩逗人心,让人难以忘怀。

儿时印象中的过年,那是一种令人激动的憧憬。吃了“腊八饭”,就在墙上划着道儿盼过年。照着奶奶的安排:廿三祭灶天,廿四写对联,廿五扫尘土,廿六做豆腐,廿七割年肉,廿八炸麻花……尽管每天都十分紧张和忙碌,但那种过年的企盼总是按捺不住。直到除夕夜全家人吃了团圆饺子,过了五更鸡叫后,睁眼看到妈妈放在枕头旁的粗布新衣和千层底鞋,闻到奶奶点燃柏枝的柏香味,听到爸爸燃起鞭炮的噼啪声,收了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这才高兴地吆五喝六地到巷道里去找小伙伴们甩“炸弹”,点“小炮”。

年轻时记忆中的过年,是一幅古老而纯真的水墨画:打扫一新的农家小院,地面用石灰水画着祈祷丰收的“麦囤子”,囤子中摆着香案,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辣椒串,给冬日的庭院带来火红的喜气和温暖。晚辈们在长者的带领下,走街串巷,先是到祖祠和族户的牌位前去祭奠,然后按序给长辈们拜年叩头,祝长辈长寿如意。长辈们给小辈发些零零星星的压岁钱,表示亲情爱意,祝福美好未来。尽管那时的经济是短缺的、物质是贫乏的,但一到过年,总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和精神愉悦。

现在感悟中的过年,虽没有孩童时的那种切盼,但却多了几分对年文化的品味。

过年是一种美德颂扬。腊月廿三祭灶神这天,人们在敬灶神爷糖瓜的同时,自己也吃糖瓜,意思是为灶神爷抹嘴,让他凡事少开口,回宫降吉祥,同时也告诫人们少论人是非,不说无用话,做到与人为善。廿五扫尘土,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过年是一种心身释负。人们劳累了一年,创造了一年,利用过年放松筋骨,舒缓情绪,是一种劳逸结合、张弛有序的养生。过年时,人们除却了烦恼、忘却了忧愁、解除了劳累,男女老少,满怀喜悦、载歌载舞,高高兴兴地玩,痛痛快快地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尤其在农村,妇女们在正月里是不动针线活的,清代诗人查慎行的《风城新年辞》就写道:“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过年是一种和谐体现,“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过年无不体现着“和谐”之意。春节吃团圆饭,喝开心酒,老少守更待岁体现着“和谐”。北方在除夕晚上吃饺子,做法是先和面,取合之意,饺子又是交的谐音,“合”与“交”相聚,自然是一种“和谐”。南方过年吃年糕,粘粘的、甜甜的,糕又寓之步步高升,当然也是一种“和谐”。至于人们行动中表现出的那些祝贺道喜、关心问候,以及年轻人耍灯、舞狮、闹社火更体现了“和谐”。

过年是一种美好憧憬,人们贴春联、贴年画、贴门神、贴窗花,表达了祈求福运,向往康宁的美好愿望。人们点燃炮竹,碎红满地,灿若云锦,可称“满堂红”,又叫“开门彩”,噼啪之声亦可镇邪驱害。人们围炉而坐,熬年守岁,感受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的特殊之夜,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作者:杨金贵)

    

三、读年韵

《迎新春》

柳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来源:中国文明网)

春节1.jpg

春节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