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山水诗城热情涌,同课异构精彩呈

高二语文备课组赴池州一中“同课异构”活动略记

发布时间:2020-10-29 20:10作者:张宏和 保护视力色:       

山水诗城热情涌,同课异构精彩呈

高二语文备课组赴池州一中“同课异构”活动略记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张宏和


安徽省贵池中学(池州市第一中学)系百年老校,安徽省知名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独具特色、屡创佳绩。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我校高二语文备课组10人于10月23日一25日赴池州一中开展“同课异构”学习交流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池州一中热情的接待、精心的备课、精彩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高二语文备课组深感颇有收获,不虚此行。

热情

刚出池州高铁站,江葵老师便已在门口等候,他把我们带上自己的私家车送至宾馆。一路上,江老师不停地向我们介绍池州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让我们迅速了解了该市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对我校李辉老师的交流课调整切入点提供了很好的方向。“一诗传千古,一村名天下。”江老师的如火热情,也更让我们体会到池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刚到池州一中新校区,教学主任胡晓英主任早已等候在校园门口,只见她满面笑容、高声招呼,并与我们一行10人握手以示欢迎。听江老师说,胡主任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术水平相当了得。近几年加入到学校管理层后,学校的教学、教研水平更是节节攀高。从胡主任说话、走路的风格上来看,她一定是一个事业型的女性:激情、干练、热心、周到。从拍集体照到听课活动安排,从课后交流到今后往来的设想,非常细致、紧凑。有这样一位办事爽快、利索的好领导,学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录播室,池州一中数十位老师全程、认真地听了三节课,并对每位授课者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桂书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学校党委书记。尽管公务繁忙,但桂书记还是挤出时间,全程听取了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并还就三人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点评。

精心

本次两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本文理论水平高,语言幽默风趣中透露出思想的睿智。要上好这一课并非易事。我校由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李辉老师利用导学案上第一课时的预习课。内容由导学、独学、群学三个环节。为了展示相对完整的流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方面显得不够,因为更多的探究内容放在第二课时。

但是,池州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做了精心的准备。承担此次交流课任务的两位老师王徽明、章亮皆为省级比赛大奖获得者;前者为年级组长,后者为备课组长;两人备课各自为战,全程没有相互交换意见。由此可见,池州一中的老师们对待工作态度认真、作风过硬、能力超强。

为了给我校授课人留下第一手听评课的原始材料,胡主任早就准备好了盖有教务处印章的听课评价表、评课纪录表让参与 听课的老师们填写,为授课老师今后职称评审助上一臂之力。胡主任还及时提醒我校老师们去的时候勿忘带上盖有我校教科处印章的听、评课纪录表,为池州一中的授课老师做好听课、评课纪录提供真实的依据。

由于准备精心,所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上课、听课、评课、教材教法研讨等,有序进行,顺利收官。

精彩

同课异构,一直语文教学中较为热门的教学方法。“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构”是灵魂,是核心。“异”则强调变化与发展。同一文本,因为学情有异、解读角度有别、教师风格不一等因素,呈现不同的课堂教学情景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作为听课者,恰恰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到更多样的教学风采。

池州一中王徽明老师,课堂风格稳重老练,语言干净利落,语速不紧不慢,甚利于受众之听闻。更为可贵的是,王老师抛弃了教学参考书与一般辅导材料中固有的文本层次解读模式一一四段分析法,重新建构了课文的思路层次一一引论、本论与结论三部分,而此种解读与中学生惯用的考场议论文的写法更为相符。也就是说,这样的文本分析与高考作文的写作联系更紧了。既让学生熟悉了文本内容,又再次加深了考场议论文的构思技巧,一举多得。

池州一中章亮老师,典型的江南女子。声音绵细,语气温和。这与钱钟书先生在本文中所谈中国诗之特征之三一一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倒是有颇多相似之处。章老师的设计思路从“演讲”入手,因为本文原是一篇针对美国听众的演讲稿。既为演讲稿,那就要弄清楚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的立场是什么?用了哪些手法来演讲?演讲的意义是什么?按照此种思路来解读文本,先两头后中间,重点对文中的引用与比喻手法进行了赏析。最后又布置思考作业:假如钱钟书先生来给同学们演讲,该如何演讲呢?这样一堂课除传授给学生文本内容之外,还有延伸与拓展的知识,收获更多。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李辉老师,借助导学案教学,层次分明。先用两首与池州相关的诗开场,迅速拉近了与异地学生的距离。然后引导学生在作家作品介绍中关注重点。独学部分,李老师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他认为池州这样一个山水诗城的课堂上不能缺少读书声,所以本来8分钟的朗读时间有意识地延长到12分钟,但学生们依然读意未尽。而后让学生迅速把自己勾划的重点字词填写到导学案中,并请一位女生上台板书了所填的内容。群学部分,李老师让同学们起立,前后位4人面对面为一小组,大家一同合作完成导学案中关于文本结构层次划分的任务,每小组准备派一名同学发言说明理由。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大多积极主动,圈点勾划,还有主动作记录以备发言。这体现了池州一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很强的合作探究意识。

课后的评课,池州一中的桂千万书记、刘道成主任、周丽主任,实验高中的孙曦宇书记分别作了恰切而精准的点评,对三位授课老师的用心设计、精心备课、个性化呈现予以肯定与鼓励,给此次“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部分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际交流是开拓教师视野、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身短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希望此类活动能够在校际之间常行不断,以便让大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赴池州一中.jpg  


   池一一.jpg   


池州一中.jpg 


 池中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