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莹莹—淮北市实验高中一名普通的心理学老师,温柔善良、坚强刚毅,她家庭和睦、尊老爱子、科学育儿、夫妻共同进步;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巾帼不让须眉,用辛勤劳动和智慧汗水充分展示新时代女职工风采。日前,从市总工会传来喜讯,张莹莹家庭获淮北市工会职工文明家庭称号,为全市入选的30个家庭之一。
说到张莹莹及她爱人李涛,父母邻居及单位领导同事交口称赞。2009年,两人在读研期间相识相知相爱相守。张莹莹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院,为照顾父母,选择加入淮北市实验高中教师团队,现为淮北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成员。李涛是北大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重庆一家研究所工作,2013年,毅然选择追随张莹莹到淮北市工作。在淮北市烈山公安局刑警大队做痕迹检测工作5年后,因成绩突出,经组织部遴选到市公安局从事反电信诈骗工作,工作能力强,是单位业务骨干,参与承办很多大案要案。
谈起家庭,张莹莹会滔滔不绝,在她的心里,家是爱的港湾,爱人是人生知己和伴侣。相互滋养,彼此成长,是她对婚姻的理解。她有一个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结婚近十年来相敬如宾,相依相伴,孝敬老人,善待邻里,任劳任怨。她认为,婚姻不同于纯粹的爱情,婚姻里有酸甜苦辣,但无论什么,都相互扶持,风风雨雨走过来了。他们都爱学习,都爱思考,虽然所学专业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但他们是彼此最重要的听众。一方遇到问题时,就会第一时间跟爱人分享,听取爱人的建议。为取长补短,也为了更好的工作,李涛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翻译了一本《犯罪心理学》,在共同研究心理学的道路中,两人心心相印,彼此更理解、敬重对方的工作,心灵上也更加靠近了。
他们有了一个善良、乖巧、懂事的孩子,如今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心理学的张莹莹认为,孩子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和机会,养育孩子其实是在疗愈自己。孩子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同时也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陪伴孩子成了他们生活里的一大任务。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他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孩子创造认识动物的机会,会一起夜游南湖,去发现和观察夏天夜晚的动物;一起回老家去拯救掉进水池中跳不上来的青蛙;会在回山东老家的时候,去山上看松鼠,捉蝎子......,每一次共同的经历,都让他们体会到来自家的温暖和力量。他们在有意识让孩子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培养良好的品行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谈起家庭,张莹莹还会告诉你:家庭的温暖,会带来工作的激情和责任。工作、职业、事业在他们夫妻心目分量都很重。作为刑警的丈夫,在面对每一起案件时都会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精益求精,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对工作的态度,那就是“认真”,他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换取了案件的侦破,用自己的职责维护了百姓的安宁。
对自己的心理学专业,张莹莹也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她说:实验高中师生5000多人,呵护师生健康的心灵,为师生排忧解难,她深感有意义、有责任。课堂教学、大型讲座、个别辅导,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细心,让别人接纳自己,要走进一个个心灵去完成一个次次助人自助的工作,自己要强大,还要有智慧。工作十年来,一方面在教学上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成长,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发和创新符合学生身心发现的主题课程,为学生的身心成长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利用中午和傍晚的课余休息时间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的个体心理辅导长达十年之久,累计辅导人数约1000人次,1200小时,为学生的健康积极成长提供了专业支持,为家庭和谐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在2020年特殊的疫情之下,虽然延迟开学,隔离在家,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疫情之下的心理免疫力,一边陪伴孩子,一边从零开始,积极钻研微课技术,并且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状态,录制了不同主题的微课,例如《披上心灵的铠甲,让我们一起战斗吧》《2020,高考加油站》《花开疫散,幸福归来》等……得到了学生老师的一致好评,为师生的心理健康赋能,为师生心理状态的平稳过渡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录制的《解锁高中生活的幸福密码》一课在全省录播课平台上播出。学校全面复课后,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疫情期间学生情绪状态、学习情况等问题的访谈。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制定下一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等。
张莹莹先后获得安徽省心理健康优质课二等奖、市心理健康优质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两次,省教学论文二等奖,多次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中的好家风、好家教、好美德是社会文明形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张莹莹家庭的事迹在校园内传播,带动着身边无数个家庭向上向善向美,成为实验高中文明校园创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张莹莹,这位朴实、美丽的心理学老师成为绽放在文明校园内一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