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动态 > 技术

淮北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齐聚师大,共探数字化教学资源生成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1 09:04作者:姚怀东 审核:邵志标 保护视力色:       

淮北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齐聚师大,共探数字化教学资源生成新路径

为切实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2025420日下午14:00-17:00,淮北市及濉溪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学习第四场活动在淮北师范大学如期举行。本次培训聚焦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生成,特别邀请了来自淮北市实验高中的姚怀东老师进行授课。

姚老师的培训独具匠心,创新采用了“静、动、智”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的有机结合,助力教师们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打造高效、智能的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动力。

一、“静”——理论讲解梳理知识体系

在理论讲解环节,姚老师深入阐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生成的重要性及基础理论知识。他强调,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基石,教师需对教学内容有清晰、准确的把握。姚老师详细讲解了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架构,以及如何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和整合教学内容,为后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生成奠定坚实基础。他指出,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信息的工具,通过中心主题、分支关键词、颜色和图像,将复杂内容结构化,激发联想与记忆。思维导图是大脑的瑞士军刀,适用于任何需要理清、记忆或创造信息的场景。利用思维导图工具生成的图像看起来是静态的,其实是大脑动态思考过程的静态表象。结合以上理论知识,姚老师剖析了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制作的思维导图。

二、“动”——案例分析展示实践应用

实践操作环节,姚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从而生成高质量、可视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编程课程时,精心设计项目,通过录屏软件录制上课过程,生成完整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课后反复观看学习,有效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操作步骤,还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智”——经验分享探索智能创新

在创新层面,姚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经验。他介绍了Python编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紧密结合,以及如何利用Pycharm、讯飞星火、DeepSeek等先进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自动化处理及智能应用开发。姚老师还剖析了自己设计的一些教育教学案例,让参训教师直观地感受到Python + AI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老师们打开了智能教育的新视野。

此次培训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姚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实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他们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生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为今后的智慧课堂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支持。他们对未来的信息科技教学充满信心,期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01-剖析诺贝尔物理、化学奖得主-2022.png

图12-1:思维导图赏析

02-剖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22.png

图12-2:思维导图赏析

03-高效工作的探索-第二稿.png

图12-3:思维导图赏析

04-快速阅读入门-基本流程.png

图12-4:思维导图赏析

05-有机学习技巧入门篇-实施.png

图12-5:思维导图赏析

06-数据的编码-高中信息技术-新.png

图12-6:思维导图教学案例

07-Python算法基础专题-高中信息技术.png

图12-7:思维导图教学案例

08-录屏软件.png

图12-8:录屏软件编辑界面

09-成绩处理.png

图12-9:Python + 人工智能 教学案例:学生成绩处理-01

10-成绩处理.png

图12-10:Python + 人工智能 教学案例:学生成绩处理-02

11-词云图_20250410_094034.png

图12-11:Python + 人工智能 教学案例:词云图

12-考试名次变化分析.png

图12-12:Python + 人工智能 教学案例:学生名次变化分析

一审:陈辉 二审:邵志标  三审:汤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