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 宣传画宣传画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工作 > 家校共育

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在我校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

发布时间:2013-04-23 02:04作者:红旗飘飘 保护视力色:       

 

2012922-23日,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于我校会议中心二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创新工作”培训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22日上午郑日昌教授做了“以人为本,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人本主义疗法与积极心理辅导应用”的报告。郑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心理健康咨询所积累的丰富经典案例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人为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表扬为主——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以及“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郑教授认为,“滥用惩罚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职业枯竭(倦怠)的表现”。下午郑教授以主题“克服职业倦怠,提高幸福指数——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期启发教师重新审视教育以及教师这一职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宣泄、转移、幽默、放松、脱敏、满灌、暗示、升华、代偿、希望、自慰、助人等12种方法管理自己的情绪。郑教授给与会者讲述了自编的“新狐狸与葡萄”,使整个讲座达到了高潮,并提出,“高尚的信仰和伟大的理想是最大的心理资本”,同时也在掌声、笑声和思考中圆满结束下午的报告。

23日上午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郑立平老师作为一线教师以7个问题、#p#分页标题#e#5点人生小感悟重释着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郑老师认为教育有两个任务,即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成长道路以及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扬、发挥人的真善美。“你如何理解教育?”、“你如何认识工作?”、“你怎么看待学生?”、“你如何对待选择?”、“你如何证明自己?”、“你怎样理解人生?”、“你如何拥抱未来?”,以异于常规的讲座标题,用七个问题引发教师深思的同时,娓娓道来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传达着自己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以自己的人生点滴感悟,来引导教师、班主任去重新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拥抱教育、热爱教育,以树立起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无不体现着、证明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3日下午,河南省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秦望老师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学共事共同生活、共游共玩共同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分享了十年班主任工作生涯自己的丰富经验和体会——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秦老师提到“共同生活,不是‘看’、‘管’学生,它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事、共游、共玩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共同濡染,促进和谐,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拥有共同的记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美好生活的一段人生旅程。”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给所有的班主任和老师带去了无限的思考。

两天来,专家们报告精彩,育人、塑人案例经典,参加会议老师深受启发,反响强烈。作为学校育人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踏实有效开展班级活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

\"\"

\"\"

\"\"

\"\"

\"\"#p#分页标题#e#

\"\"